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命题。电费,作为运营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空间。如何有效降低电费支出,已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江苏,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创新模式、优化举措,将能效管理与供电服务相结合,拓展能效诊断、能效咨询服务,为企业“定制”省电策略,帮助许多企业实现了“降耗、省钱、增绿”的三重目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就为您详解“省电费5大招式”。
第1招:光伏+储能闲置屋顶变身“绿色电厂”
企业闲置的屋顶,其实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安装光伏板,搭配储能设备构建智能微电网,企业可实现三重收益:优先使用自发电,节省外购电费;余电上网,赚取额外收益;利用储能系统在电价高峰时段放电,实现峰谷套利。
案例1:
在苏州吴江区,群光电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正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这个国网江苏电力建议实施的“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系统,使光伏发电占企业总用能的7%,年省电费522万元,同时显著提升了产品“含绿量”。
案例2: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创新产业园的微电网项目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工业园区微电网,年用电量约4200万千瓦时。通过建设1.61兆瓦分布式光伏和智能管控平台,园区能源损耗降低10%以上,每年节约用能成本约527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85吨。
截至2024年底,国网江苏电力推动全省建设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6165万千瓦;推进典型智能微电网项目建设,打造了33个覆盖智能制造、车网互动等5个领域的微电网示范项目。目前,国网江苏电力正推动5类100个典型项目建设,推动更多企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第2招:废热变“真金白银”应用先进生产技术
对于化工、纺织等高耗能企业,国网江苏电力推出“供电+能效服务”,量身定制节能改造方案,通过蒸汽余热发电、氢能协同、热电联产等新技术,实现能源的闭环利用。
案例1:
在我国工业领域,70%企业生产需要用到蒸汽。“谷时制汽峰时用”可有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国网江苏电力联合多方打造出了以“水”为能量转换工质的“电汽魔方”。
以江苏鸿瑞昌泰纺织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电汽魔方”投运后,每吨蒸汽制取成本减少80元,降幅达63%,每年光用汽这一项就能节约100万元左右。
案例2:
在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电力打造的全省首个“氢光互补”智能微电网,整合了36千瓦分布式光伏、915千瓦氢能发电系统、200千瓦/200千瓦时储能装置,协同优化实现企业用电高效管理。该项目年发电量13.5万度,满足企业30%的用电需求,每年节省电费约15万元。同时还能为企业带来电网辅助服务或电量交易收益。
第3招:巧用分时电价用电也能“错峰出行”
自6月1日起,江苏工商业分时电价新政落地,企业可灵活调整用电时段,避开高峰、多用低谷电,还可通过配置储能进一步拉大“峰谷价差”,实现电费大幅降低。
案例1:
南京一家酒店是100千伏安及以上的单一制电价商业用户,以前没执行过分时电价。2024年,该酒店用电量约1859万度,按未执行分时电价政策计算,电费约1383万元。如按新政策选择执行分时政策,再配置储能,直接逆袭成“省钱大户”。考虑到酒店高峰时段日总用电量为1.76万度,如配置9兆瓦/18兆瓦电池储能,每天一充一放,一年就能节约电费约367万元。
案例2:
近日,江苏吉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历了一场“用电瘦身”。“5月份,我们发现相比同规模同类型企业,我们每个月电费支出明显偏高。”企业电气负责人杜刚说。
国网江苏电力能效小组上门后,对企业峰谷负荷特性、电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并给出建议。企业采纳建议,避开峰段用电,同时调整无功补偿装置,每年可节约6万多元电费。
第4招:专业“把脉”能效诊断哪有问题治哪里
国网江苏电力为企业提供“能效账单”和诊断服务,聚焦全省用电量5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或重点用能单位,从能源管理、用电能效、能源系统、节能改造措施等六大维度为工业企业做“能效画像”,帮助企业精准节能。
案例1:
去年,国网江苏电力为南通启东吕四起步港区提供了一份详细的能效诊断报告,指出了港口装卸设备能耗较高、办公区空调系统运行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并给出了节能建议。
如今,这些节能建议正逐项变为港口的实际改造项目。“综合评估,节能改造全部完成后,港口有望每年减少电能消耗40万千瓦时。”吕四港口电气负责人丁宏杰说。
案例2:
太仓中化环保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网江苏电力上门进行能效诊断,发现车间变压器空载、负载损耗偏高,建议企业利用检修窗口,分批次更换为一级能效变压器。今年6月,5台新变压器全部投运,空载损耗平均下降48%、负载损耗平均下降21%。经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再省电费9.54万元。此外,企业已将2台35千伏旧变压器纳入改造计划,预计年底完成后,年省电费35.41万元。
2023年至今,国网江苏电力已累计为3500余户工业企业开展能效诊断服务并推送节能诊断方案。
第5招: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用市场化手段降成本
江苏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全国第一,2024年交易电量超4700亿千瓦时。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企业可以拿到更低的电价,实实在在降低成本。
案例1:
以苏州为例,当地供电公司积极宣传电力市场交易政策,确保用户知情知晓,截至6月底,推动9436户入市交易,地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85.36%。今年上半年,苏州电力市场化交易平均价格同比下降0.03584元/千瓦时、到户均价同比下降0.0384元/千瓦时。
电费控制不再是“抠抠搜搜”的节省,而是可以通过绿色发电、能源循环、智慧用电、精细管理、市场策略等方式系统性推进。国网江苏电力正从“供电服务”向“能效服务”延伸,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稳健走向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度电的精打细算,终将汇聚成企业前进的巨大动能。如果你也在为企业用电成本发愁,不妨借鉴这几招,转身成为“省电高手”!
|